犯罪學:

作業題
1.性別、年齡、社經地位在官方犯罪統計及自陳報告偏差行為統計上之分布各為何?

自選題
2.女性犯罪是重要的犯罪防治課題,請說明我國女性犯罪現象之特性、趨勢及解釋理論各為何?
3.請討論一個社會之貧窮、貧富不均兩因素與犯罪率之關係有何不同?

 

 

刑法:

作業題(地之效力)
1.一、我國人民甲,在美國加州,將英國人A打成輕傷。
二、德國人乙,在日本東京,將我國人民B殺死。
三、日本人丙,在法國巴黎,偽造我國之新台幣。
四、日本人丁和我國人民C同搭日本航空班機,於班機停泊桃園中正機場時,丁對C進行恐嚇。

自選題(不作為犯)
2.甲長時間開車疲累不堪,卻仍不想停車休息•在行經十字路口時,因精神不濟一時分神,沒發現行人A通過仍繼續踩油門,甲驚覺有人時,在剎車瞬間決定不減速通過,甲認為就算A死也比重傷好,以免日後長期照顧,A果然在車禍中死亡,甲刑責?

3. 警局偵查隊長甲,嫉惡如仇,一日偵察隊一名性侵殺人犯乙,將乙帶回犯罪現場,消息傳至被害者家屬,家屬聚集親友及社區民眾到現場,企圖對乙不利,甲刑案經 驗豐富,知道重回現場乙可能會受到傷害,然而甲並未準備足夠警力,在回到現場時乙服到群眾傷害,體無完膚,甲是否有罪?

4.某甲請搬定公司代為搬家,搬定公司工人某乙前往搬運東西時,誤把某甲之室友某丙的電視機也一併搬上貨車。某甲見狀,由於平時和某丙感情不睦,所以也不敢聲張,任由乙將電視機搬往新家,某甲刑責?

 

監獄學

作業題

犯罪矯正模式影響處遇的目標與對策,其中「矯治模式」(Rehabilitaion Model)與「復歸/重整模式」(Re-integration Model)一直受到重視;試述「矯治模式」與「復歸/重整模式」之意義與處遇對策,其次分析此二模式是否有結合的可能性?

自選題

1.美國刑罰學者狄琉爾(John J. Dilulio, Jr, 1987)將犯罪矯正管理模式分為控制模式(Control Model)、責任模式(Responsibility Model)及共識模式(Consensual Model)其中控制模式與責任模式有何差異?試比較之。


2.自1974 年美國學者馬丁森(Robert Martinson)發現:「除少數或獨特的案例外,矯治的努力對於再犯的降低並無顯著的成效。」而提出矯治「無效論」(Nothing Works) 之說法後,引發學界矯治有無成效的爭戰,請試就個人認知觀點論述之。

 

監獄行刑法

作業題:
試說明責任分數及成績分數的意義。一般受刑人與其他各類受刑人計算的標準有何不同?請說明之。


自選題:
1. 何謂和緩處遇?其適用時機、對象(條件)與優遇方式為何?
2. 監禁處所應如何管理維護,以確保行刑效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ison08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